有機廢氣處理技術整理歸納3
9.等離子體分解法
等離子體分解氯氟烴的技術已到實用階段 ,植松信行研究了利用等離子體的化學作用分解氯氟烴之類難分解氣體為無害物的應用。此技術可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氯氟烴等氣體的處理。此過程采用二個系統 ,一系統利用高頻等離子體急速加熱 ,使溫度達 10000℃ 利用等離子體的化學作用與水蒸汽接觸進行分解的超高溫加水系統;第二個系統是將高溫分解的排氣急冷到 80℃下的排氣系統。該系統是由氯氟烴和水蒸汽的供給裝置、 等離子體發生裝置、 反應爐、冷卻罐以及排水處理裝置等構成。
10.微波催化氧化技術
微波空氣凈化技術是由填料吸附 -解吸技術發展而來 ,是將傳統解吸方式轉變為微波解吸 ,微波能的應用大大減少了能量的消耗,并縮短了解吸時間 ,而且吸附劑經 20次解吸后基本上保持原有吸附能力。微波解吸技術對空氣的凈化基本上與其在水處理中的應用類似 ,解吸原理都可以用“ 容器加熱理論 ” 和“ 體積加熱理論 ” 加以解釋。國內外在水處理中均有此方面的成功應用 ,而在空氣凈化中的應用 ,國外已有小規模的成功范例 ,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
11.變壓吸附分離與凈化的技術
變壓吸附分離與凈化的技術 ( PSA)是利用氣體組分在固體吸附材料上吸附特性的差異 ,通過周期性的壓力變化過程實現氣體的分離與凈化。PSA技術是一種物理吸附法。一般采用沸石分子篩作為吸附劑 (吸附容量大、 吸附選擇性強 )。在常溫及一定壓力條件下 ,可把有機廢氣中吸附在沸石分子篩上 ,沒有被吸附的氣體進入下一個工段。吸附有機廢氣以后的吸附劑通過降壓抽真空把有機物解吸 ,使吸附劑再生。再生后的吸附劑重新去吸附廢氣中的有機物 ,以此循環往復。PSA技術是近幾十年來在工業上新崛起的氣體分離技術 ,具有能耗低、 投資少、 流程簡單、 自動化程度高、 產品純度高、 無環境污染等優點 ,是各種氣體分離與回收的較理想的方法 ,極富有市場競爭力 ,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在工業上迅速推廣。
12.臭氧分解法
臭氧分解法國內未見報導 ,國外對此技術的研究也還極少。有研究表明 O3可用于凈化地面廢氣 ,即能分解土壤中非揮發性有機物多環芳香有機物、 脂肪族有機物、 酚和殺蟲劑 ,此時用地面氣作 O3載體。另外 , 研究人員還特別注意了 O3 處理后土壤的微生物狀態變化 ,結果顯示細菌減少 ,呼吸性能降低。為此 , 研究人員通過用純 O2 和未反應的 O3 的分解控制技術 ,減少 O3 處理對土壤的生態系統的影響 ,從而達到安全的目的。
13.電化學氧化法
電化學氧化技術是采用一種內裝專利膜和 AgNO3 - HNO3溶液的化學電池 ,在溫度為 50~100℃和常壓的條件下進行氧化 ,在陽極 , VOCs惡臭氣體轉化為 CO2和 H2O;在陰極 ,生成亞硝酸 ,經處理后可循環使用。該法的典型特點: VOCs惡臭物質去除率高,但運轉費用亦高較高。